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8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药的生物积累直接影响其毒性,但是手性农药在生物体内的选择性积累过程仍不明确.本文在恒定环境水浓度的条件下,开展手性农药氟虫腈的外消旋体及其对映体在底栖无脊椎动物夹杂带丝蚓体内的生物积累实验.在96 h和72 h的吸收和消除实验过程中,测定生物体内的氟虫腈的外消旋体和对映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构建毒代动力学模型,获取吸收和消除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夹杂带丝蚓对R-氟虫腈的生物浓缩因子(1981 L·kg~(-1)脂肪)比对S-氟虫腈(1748 L·kg~(-1)脂肪)更大.R-氟虫腈和S-氟虫腈的吸收速率常数相当,分别为311±11 L·kg~(-1)脂肪·h~(-1)和313±13 L·kg~(-1)脂肪·h~(-1),而R-氟虫腈的消除速率常数小于S-氟虫腈,分别为0.157±0.006 h~(-1)和0.179±0.008 h~(-1),因此相对较慢的消除是导致R-氟虫腈在夹杂带丝蚓体内更高生物积累的主要原因.研究说明毒代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阐释手性外源物质在生物体内选择性积累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MnO2/Al2O3催化剂-微气泡臭氧体系催化降解喹啉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纳米MnO2,并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掺杂型MnO2/Al2O3颗粒催化剂.催化剂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0℃和4 h、MnO2质量分数为8%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臭氧催化氧化活性.SEM分析表明,纳米MnO2均匀分布于Al2O3载体表面.MnO2/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ET)为183.22 m2·g-1,平均孔容为0.27 cm3·g-1,平均孔径为4.87 nm.建立了MnO2/Al2O3催化剂-微气泡臭氧催化反应体系,研究了该体系对喹啉的降解去除效果及其机理.臭氧微气泡的平均粒径为61.7 μm.微气泡臭氧投量为30 mg·L-1时,反应60 min后喹啉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反应20 min后,MnO2/Al2O3催化剂-微气泡臭氧体系对实际煤化工废水二级出水的TOC去除率可达到55%以上.以叔丁醇作为分子探针,证明了羟基自由基(·OH)氧化作用在臭氧微气泡催化氧化体系中对喹啉的降解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氧化法具有稳定高效、操作灵活、集成度高等特点,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电化学废水处理过程通常受限于传质速率,而膜电极有望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亚氧化钛膜电极(TiSO-ME)的化学结构与电化学性质结果显示,经过高温还原法制备的TiSO-ME电极主要由Ti4O7和少量Ti5O9组成,大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2.7%,平均孔径为0.508 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TiSO-ME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析氧电位和电化学稳定性.过滤试验结果表明,在0.82×10-3~3.14×10-3 mL·cm-2·s-1范围内膜通量与传质系数成正比.在电流密度为8 mA·cm-2,膜通量为2.31×10-3 mL·cm-2·s-1的条件下,电解1.5 h即可有效处理实际印染工业废水,sCOD去除率高达96.07%,电流效率可达24.22%,电能消耗较不存在膜通量时降低了32.99%.TiSO-ME能够实现废水在膜孔结构内部的穿流式操作,有效克服旁流式操作传质受限的问题,在小规模分散式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饮用水O3-BAC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我国南方某O3-BAC深度处理工艺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和冬季各工艺单元出水及滤砂和活性炭生物膜等细菌群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出厂水pH、浊度、CODMn、菌落总数等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夏季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活性炭生物膜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滤砂生物膜;混凝沉淀、臭氧化和消毒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工艺单元.水样和生物膜样品绝对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且主要菌门组成大体相同,但细菌群落门水平相对丰度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属水平上差异则更为明显.此外,检测到的条件致病菌属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且其所占核心微生物OTUs数目不受季节性影响.水温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是显著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水质参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O3-BAC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具有时空变化特性,并可为饮用水微生物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合成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研究不同L-色氨酸添加浓度对矿物合成体系pH、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以及次生矿物产量、化学组成及矿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色氨酸浓度的增加,pH降低幅度越小,ORP上升越不明显.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合成的影响依赖于其浓度,当色氨酸浓度低于1.67 g·L-1时,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表现为总Fe沉淀率及矿物产量随着色氨酸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当色氨酸浓度升高至6.67 g·L-1时,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和矿物产量远低于对照组,表明高浓度色氨酸会抑制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次生矿物内Fe/S比介于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的理论值之间,表明不同合成体系所得次生矿物均为黄钾铁矾和施氏矿物的混合物.矿物学特征分析表明,随着色氨酸浓度的升高,矿物的合成表现为黄钾铁矾向施氏矿物转移.  相似文献   
6.
从含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中筛选出了具有产絮效果的Y5菌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Y5菌液的絮凝率得出 :菌液絮凝性能是其中 3种复合菌株共同作用的结果 ;培养基初始pH值在 5 .0~ 9.0的范围内时 ,Y5菌液的生长量及其上清液的絮凝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上,借鉴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的政策和方法,设计了一套广州市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框架,旨在为广州市控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汞、砷、硒在煤中的赋存形式 ,在燃烧过程中的蒸发和化学反应等行为 ,指出了在目前研究燃煤过程中有毒痕量元素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应用生态占用模型,对武威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对武威的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和制成品资源消费的生态占用的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武威市人均占用生物生产性空间为1.589423hm2,调整后的武威实际生产空间供给为0.856876hm2/人。1999年武威生态赤字0.73254hm2/人。对于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占用和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二者高度相关。用幂指数模型进行趋势拟合,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理论一致性。武威生态占用处于强的扩张时期,到2015年,人均生态占用将会达到2.60142hm2/人,而当年实际生态承载力阈值预测值为1.0657hm2/人。人均生态赤字扩大到1.5357hm2/人。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是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本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0.
炼化企业中有大量含油水罐,这些储罐中含硫、含油,固有风险很高,事故频发,有必要对各类污水罐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共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事故防范对策。通过对所搜集到的2009-2012年发生的36起含油水罐事故,从储罐类型、事故类型、点火源、操作阶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了污水罐在设计、设备防腐以及操作管理中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